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

Zyxel P874

事情是這樣的,前幾天中華電信來安裝光世代50M,我有兩部電腦,原本使用中華電信配的Zyxel P874硬撥上網,卻發現兩部電腦(都是Windows 7)在網路上無法看到彼此,後來爬了文,才發現是機器本身的問題,後來兩台都使用作業系統的撥號上網,這個問題就解決了。至於之前帶過來的Buffalo WHR-G54S,後來經過速度測試,速度不是很理想,就把他給收起來了。這邊的速度還不錯,接近50M/5M,應該是附近有裝設一個光化箱的關係吧。

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

Buffalo WHR-G54S

自從買了Asus RT-N16之後,這台老AP就淪為次要的角色,放在訊號較弱的地方補強。最近租的地方需要一台AP,在思考說要帶RT-N13或者G54S過去,就順便花些時間將搭載DD-WRT的G54S刷回原廠韌體,再刷成我比較習慣的Tomato,沒想到還蠻麻煩的說。後來才發現忘記安裝tftp的這個windows的小程式,怪不得一直無法上傳成功。刷成Tomato的G54S,不太確定能否應付50M的速度,下個禮拜光纖設置完畢再來測試看看。

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

台東市的第一印象

因為工作的關係,我搬來台東市,第一次離家就來到這麼遠的地方,自嘲現在才開始體會大學生活,在台東市生活了一個禮拜,非常喜歡這裡,我喜歡台東市的原因有:
  1. 生活機能方便,市區面積小,商業區集中
  2. 人口少,車流量小(和彰化市比較起來)
  3. 空氣好,視野棒,早晨可以看到綠島呢
  4. 下午四點後,氣溫就明顯下降,氣候非常宜人,不像西部的悶熱
  5. 鯉魚山下的步道非常漂亮,晚上散步騎車都很棒
  6. 有間漂亮的誠品書店與星巴克作伴
  7. 國際化,這裡有希拉蕊麵包店與歐巴馬麵包店,不國際化嗎?(我來鬧的)
  8. 多元的族群

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

OS X 10.6.8

這或許是MSI Wind U100能夠執行的最後一個版本。更新到10.6.8後,我安裝之前買的無線網卡,原本不能驅動,沒想到在10.6.8卻能順利支援AirPort,真是太意外了。於是,這台小筆電就在最後一次更新,完成了它的任務!目前小筆電運行非常順暢,這台Hackintosh應該還可以撐的很久(遠望MacBook Air)。回顧這兩年,MSIWINDOSX86.iso開啟我在U100安裝OS X的第一頁,後來Snow Leopard推出,跟隨著Riddle_Apple的腳步,一次一次的更新,雖然經常遇到KP,技術不佳的我就只能重灌OS X,但多虧了雲端,很多資料都儲存在網路上,所以重灌對我來說是個小case,再加上,OS X不需要安裝任何軟體就很好用了,重灌完很快地時間就可以重回工作。上班就帶著U100,作簡報的時候就使用Keynote,打文件的時候就用Google Doc,太完美了!

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

Olympus XZ-1



最近到相機行把玩了這台XZ-1,感覺很棒,不過他的螢幕色偏很嚴重,拍出來的相片是不會,三倍的光學變焦加上Zuiko鏡頭,是XZ-1吸引我的地方,再加上不大的體積(可是也不小),不錯。

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

塑化戰爭

個人對於加工食品本來就抱持著許多質疑,這次台灣揭露食品工業的黑暗面,讓不少民眾人心惶惶,但政府和企業的態度讓人不敢苟同,要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,花再多錢去檢驗都沒用,只治標不治本,民眾如果只想要買好吃又便宜的食品,而不去認真檢視食品本身的生產(從產地到餐桌),那這樣的事件只會一再發生,當然,政府立法管制和企業本身的道德也同等重要。

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

HiHD 電視訊號



客廳的LG 32LD350沒有安裝有線電視,除了自己不喜歡看電視之外,加上成功建構遠距無線網路的環境,有了網路那還需要電視幹嘛。這台顯示器除了平常播放電腦的影片之外,也很少開機。但最近不知道為什麼(經常這樣),忽然想看公視HiHD,研究了一下,發現北彰化這裡好像可以收到HiHD的訊號,就去買了大通的DA-5200天線,加上32LD350內建的機上盒,原本天線放在室內,收不到民視三台以及公視HiHD,於是請專家幫我將天線拉到屋頂水塔上面,就可以順利接受高畫質的訊號。雖然顯示器本身不支援1080P,但是畫質還是比有線電視清晰許多耶。

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

Kindle loves ePub

目前電子書的主流格式為EPUB,無奈手中的Kindle並不支援,若要閱讀EPUB,還得經過Calibre轉檔,非常麻煩。不過最近得知Amazon即將讓出版社也可以使用EPUB格式,這或許代表再過不久後Kindle會推出支援EPUB格式的軔體(Firmware)也說不定。

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

繼續聊Kindle

Kindle使用已經快要一個禮拜,在我的生活中,它只佔了一小部分,就如同我的預想,絕大部分的時間,還是放在小筆電和智慧型手機,晚上有空的話,會拿起借來的紙本書來閱讀,除非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,才會拿起Kindle來閱讀電子書。既然它在生活中不是那麼地重要,為什麼還花錢買Kindle呢?
  1. 方便攜帶
  2. 容易取得(購買)外文電子書
  3. 長期閱讀不疲勞
  4. 讓人可以專心在一件事物上面
  5. 網路有很多的免費電子書可以下載,雖然需要轉檔,但Kindle還是目前市面上最佳的載具

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

我心目中的特殊教育

以下純粹是我的想像:

十年後,少子化的衝擊已經延伸到高等教育,政府修正各個教育階段的班級人數,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的班級人數調降至10人、15人以及20人,真正地落實小班教學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特殊教育需求(Special Education Needs)的學生一律安置在普通班級,和其他學生共同接受教育,資源班和特教班將走入歷史,台灣正式進入回歸主流的教育路線。至於障礙程度較嚴重的學生,比如說無法生活自理等,將安置於離住家最近的特殊教育學校。十年後,台灣各縣市都達到一縣一特教學校的目標,完善的特殊教育網絡可以提供特殊學生更完整的特殊教育,服務社區的學生。

特教老師將轉變成輔導普通教育教師,協助處理有特殊需求學生的學習問題,扮演類似諮詢員的角色,這些特教老師則不再授課,因此特教老師的需求將會大減,再加上政府強制要求普通教育老師去接受特殊教育的訓練,使得特殊教育的理念可以真正落實在普通教育的環境中。

十二年就學安置至今已經推行十幾年,發現這些接受高級中等教育的特教學生,在職業能力方面未有顯著的成長,因此改變政策,將原先四個教育階段(學前、國民、高級中等教育、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)調整為:
  1. 學前教育階段
  2. 國民教育階段
  3. 職業訓練階段
  4. 回流教育階段
也就是說,這些接受完國民教育的學生,將不再接受高級中等教育,而是根據其在國民教育階段的職業試探,選填比較適合的職業,和勞工局合作辦理為期一年的職業訓練營,訓練完後,最後進行職業媒合,看學生是比較適合到庇護工廠、支持性就業或是進入到就業職場。至於已經進入就業職場的學生,則可以選擇回來學校接受回流教育,更新自身的職業知識、技能與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