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
Can TT-Free make Taitung smarter?
我想,當初縣政府要建立這個免費的無線網路,目的主要還是要滿足觀光客的需求,隨著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,在人手一機的情況下,的確,無線網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,然而,對於大多數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而言,申辦行動上網似乎是必要的動作,因此,對於來台東旅遊的觀光客,真的會拿出手機連上台東縣政府的 TT-FREE 無線網路嗎,這點我是很懷疑的,但是台東縣政府又聲稱,在過去這一年,TT-FREE的上網人次超過 5,000萬人、會員數已經突破10萬人,對於公共無線網路的成績而言,這算是很了不起的,但是在資料不透明公開的情況下,我對於這個表現還是有些質疑,究竟這個上網人次的計算是怎麼來的?
回到主題,TT-FREE 對於台東縣的意義是什麼?TT-FREE 真的會讓台東縣變得更智慧、更聰明嗎?
北歐的芬蘭,已立法要求在 2010年政府必須要提供所有公民速度至少 1 MB 上網環境,讓連上網路變成是一個基本的人權。我想,政府所有的措施回到根本還是要有益於在地的居民,那麼 TT-FREE 無線網路服務是否能夠讓貧困台東縣民的生活變得更好呢?我認為是的,特別是對於台東市以外的鄉鎮、部落,如果 TT-FREE 可以真正的普及,讓偏鄉的人民也可以使用到免費的網路,這的確可以讓他們的生活得以改善,但前提是,偏鄉的居民要有上網的設備以及"真正的"上網能力。
什麼是"真正的"上網能力?我認為這包含能夠搜尋及區辨網路訊息的能力,而這部分,需要經過教育、訓練才能習得,然而,一旦具備這個真正的上網技巧,再搭配速度良好的無線網路,我相信,偏鄉的孩子要翻轉才有機會,否則這一切都是空談,就如同放在教室那沾滿灰塵的電子白板一樣,Can TT-FREE make Taitung Smarter? Yes. 但這只是第一步。
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
八仙塵爆後的自我省思
在我的住處,每個房間都有安裝煙霧偵測器,每個樓層都會放置一個滅火器,每扇窗戶都預留一個逃生空間;到了公共空間,我絕對會先快速了解逃生的路線以及AED的位置;當我拿到一個產品,我也會盡量將說明書先快速瀏覽過。我想,這是一個對於生命尊重的態度,才會讓我謹慎的處理每一件事情。
我有一個三歲的女兒,每次在家中進行活動時,我都會跟他提醒,如果你不注意,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意外,當然,有時候他還是會不小心弄傷了自己,此時,我當下會先處理他的傷口、安慰他,等他情緒平復後再問他,如果下次再有這樣的危險,你要如何避免?以及如果爸媽不在身邊,你要怎麼處理?
我想,台灣會發生如此重大的意外,這是所有人都不想見到的,重複看著災難發生的影片,試著想像如果在火中逃跑的是我的女兒,我就不禁開始落淚、顫抖,希望在這個事件之後,國人能夠重視生命存在的價值,開始謹慎處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,也希望所有的傷者能夠順利度過這個難關。
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
台東縣第二期綜合發展實施方案(教育部分)
- 計畫內容:臺東縣內自然環境豐富多變,相當適合登山相關活動之進行;而延續國際間運動觀光之趨勢,以及縣內多條登山步道之資源,本計畫將針對「面山學校」進行有系統地建置與歸廣,企盼藉由此種方式,於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之時,發揚在地登山智慧,並創造更多在地就業之機會。
- 個人觀點:活用閒置的校舍來辦理面山學校,或許能創造一些經濟效益,但是和教育何干? 面山學校這個計畫應該放在「觀光建設」這個項目當中比較洽當。
二、行動學習數位列車計畫
- 計畫內容:本計畫將延續現有數位機會中心(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)的設備與推廣成果,透過行動學系數位列車之建置,從事數位教育、數位行銷、文化典藏及社會關懷等服務,並設計出因地制宜之推廣與教學方式,藉此行動提升縣內偏遠地區民眾資訊能力,以數位化方式促進當地之資訊教育、文化、學業照顧或農林漁牧觀光等特色產業發展。
- 個人觀點:這和胖卡.數位落差行動車的功能是相同的,對於偏鄉弱勢族群的數位能力的確有正面的效益,但是台東縣政府是否真的需要申請那麼多錢(700萬台幣)來購置兩部「行動學習車」,我覺得這可以再調整,畢竟這種計畫不是總是都會有,如果哪天計畫沒了,那麼這兩部車的維護費該從哪裡而來(16萬台幣/年),當然還是由縣民買單。
三、穿越原鄉教育時空 - 遠距英文數位學伴計畫
- 計畫內容:本計畫將透過相關遠距教育系統及平台之建置,為縣內偏鄉的國中、小學提供更多元便利的教學選擇,降低城鄉教育與資訊資源之落差;而除提升英語教學之品質外,亦盼藉由不同於紙本的授課式教學方法,讓學習更為活潑、有趣,增加學童自主學習的動機。
- 個人觀點:我想縣政府一定沒聽過Skype, Youtube等免費的網路服務,不然為什麼還要花錢建置遠距資訊平台設備,這計畫不應該提出來,浪費紙張。
四、探索美力台東 - 翱翔四季 young 貌計畫
- 計畫內容:本計畫將結合觀光與教育之內容,分別從海、陸、空三個領域,依縣內四個季節的不同風貌,規劃戶外運動主題的專業與體驗課程,並盼透過產官學合作的經營方式,自課程規劃、產業發展、創新研究、人才培育等面向,打造臺東成為全臺戶外探險、運動的重要基地。
- 個人觀點:對不起,這真的應該要放在「觀光建設」會比較洽當。
整體而言,台東縣教育處在第二期綜合發展實施方案真的用心不夠,所提出來的計畫不是太偏重於觀光,就是有太多不必要的花費,無法符合目前台東教育界的需求,可惜阿,讓我告訴你現在台東縣教育界的問題是什麼:
- 人力資源:偏鄉小學校人力吃緊,縣內教師流動率大,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及學校的經營
- 學校經營:少子女化導致學校(從小教到高教)面臨關閉危機
- 學生素質:隔代教養比率高,導致學生文化刺激不足,後續花費教育成本高
- 教育品質:特殊教育(包含身心障礙教育及資賦優異教育)的發展遠落後於其他縣市
台東市豐榮、豐樂地區都市計畫
![]() |
台東市豐榮、豐樂地區都市計畫 |
根據台東縣第二期綜合發展實施方案的資料(P.23),台東縣人口從93年至102年間,整體減少6.47%。同期,自然增加率除93年及95年出生率大於死亡率外,其餘年度皆負成長。簡單來說,台東縣的人口是持續在減少的,這是事實一。近年來,台東市區的零星空地陸續蓋滿了住宅,在台東火車新站附近亦開發了廣大的住宅區,照理來說,台東市的住宅數應該已經能夠滿足台東市民「住」的需求,這是事實二。在一個「人口逐漸減少」且「住宅持續建設」的地方進行都市計畫是否有其必要性呢? 要破壞優良的農地來進行土地開發,對於台東市民真的是有益的嗎? 我當然期待原本的豐榮、豐樂地區可以做好道路重劃及公共設施的規畫,讓居民生活品質得以提高,但是開發新的區域? 個人是抱持保留的態度。
台東縣政府於104年4月28日的回文:
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
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
相思寮
相思寮(或想思寮),位於彰化縣二林鎮,每個禮拜回娘家都會經過的地方,若不是那些白底黑字的抗議旗幟,這個位於馬路旁邊的小聚落是很少人會注意到的。她,即將面臨被政府低價徵收的命運,全都是為了爭議不斷的中科二林園區。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,看到Wenli發起的無頭蒼蠅青年活動,就想說參加吧,既然想關心卻無從下手,那就一起去看看吧。
你知道,這真的很矛盾,相思寮表現出奇的平靜,居民的日常作息依舊,農婦翻動晒在廣場的稻穗及花生,青年忘情地唱著卡拉ok,小孩子開心地逗弄著黑色小土狗,農夫背著器具前往農田,村民站在門口話家常,完全看不出來他正面臨著險惡的挑戰-土地即將被低價徵收的命運,我想唯一個徵兆就是外頭的這些抗議旗幟吧!
實際對談後,他們表達出他們的無奈,並表示他們會繼續抗爭,不輕易地和政府妥協,我說我們可以幫忙,他很質疑的看著我們,說我們可以幫些什麼?也有居民說,關你們什麼事情?為什麼你要幫助我們。你們應該要把重點放在那些廢水,相思寮這裡不需要你的的操煩。
12月初就是縣長選舉,在住家附近處處可以看到這樣的紅色旗幟,你知道那種感覺,一個帶著面具的候選人端出他美味可口的牛肉,吸引無知的選民上當,等到他當選後,再步步去奪取他的利益,犧牲的是位於社會底層的農漁民,失去肥沃農田的農民,他該如何種植出飽滿的稻穗?失去乾淨海水的蚵農,他要如何養殖出甜美的蚵仔?
不論是中科的用水或廢水,都會造成極大的問題,彰化縣長期依賴的地下水,在中科的強力進駐下,將會以最快的速度下降;中科排放出來的有毒廢水,不管是從哪個出海口出去,都一定會造成海洋的傷害。原本以農業為主的彰化縣,面對政府的強力護盤,也只能讓步讓步再讓步,以科技為優先,以經濟為優先,以政府為優先。
人民阿,當你在台下幫競選人吶喊「當選」時,你可知道他內心打的是什麼如意算盤嗎?
中科,所帶來的不是許多的工作機會,而是污染。彰化人,醒醒。
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
被遺棄的廠房
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
下下籤時代
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
電玩人生
"今天全國中小學開學,宜蘭縣一名網路成癮的資優高職新生,因家人三天前將電腦設密碼,不准他再上網玩線上遊戲《曙光Online》,令他難以接受,前天竟在家燒炭身亡。"-蘋果日報
網路成癮症,已經算是現代人文明病的一種。近幾年遊戲的發展,從過去單機版遊戲的有結局模式,演變到目前網路遊戲的無結局模式,網路遊戲已經取代部分現代人或是青少年的社交生活,讓網路成癮症的年齡層向下延伸到國中、國小,這讓我不禁感到害怕。
這種類似的社會事件,在過去的盛極一時的天堂(網路遊戲)就層出不窮,玩家為了報復,在現實社會中拳腳相向。對於網路遊戲成癮者來說,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分界,已經慢慢模糊。模糊到發生今天的悲劇,寫在白紙上的GAME OVER字樣,連死者也覺得自己傻,讓人感覺好惋惜,好惋惜。
玩遊戲沒有什麼不好,把遊戲當作情緒、壓力的發洩,是個可行的方式。但是,對於正在成長的青少年,遊戲中的劇情往往會讓他們感到一種超乎現實的滿足,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得到的滿足感。在教育心理學中,經常提到「需求-滿足-價值」的原則,用在這位不幸的青少年身上,因為在現實生活中,找尋不到歸屬感(需求),但是在網路遊戲中,因為受到網友的愛戴(林在《曙光Online》遊戲中屯墾團團長的身分),這個部分的隸屬感得到滿足;進而產生價值(我的人生必須要有這個網路遊戲,否則我不能活下去)。
這則新聞讓我想到在讀者文摘讀過一篇文章,是關於一位美國的黑人青年,因為沉迷於遊戲"Grand Theft Auto"(俠盜獵車手)好幾個月,進而持槍殺害三名無辜的平民。在他被捕之後,他說了一句讓我至今都難以忘懷的話。
"Life is like a video game. Everybody’s got to die sometime."-Devin Moore
我 很擔心如果照著目前的情形發展下去,台灣的網路遊戲越發達,社會中的悲劇將會更多。家長忙於工作,小孩找不到愛的歸屬,進而轉向虛擬的世界,虛擬遊戲世界 就是他們的學校,打怪就是他們的課程,累積經驗值變成他們每天的功課之一,打打殺殺的模式,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再也畫不清界線時,他們很可能就是下一個林 姓少年,或是Devin Moore。
在蘋果的那篇新聞下半部,登了一個讓我匪夷所思的新聞區塊:
報你知
曙光Online 有50萬會員
推 出《曙光Online》的傳奇網路遊戲公司表示,《曙光Online》是3D即時東方奇幻線上遊戲,去年1月推出《曙光1》,12月改版推出《曙光2— 元氣特攻隊》,會員數約50萬人。該遊戲故事背景設定在上古世界,玩家可自由選擇扮演龍、鵬、犬、猿、牛、虎六大種族,共同對抗毀滅世界的蟲族。上線下載 遊戲程式、練功不需收費。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hbonline.com.tw/
這你就知道,台灣的亂源在哪了..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