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

Vint Cerf 對談實況

雖然,這場對談會只有短短的40分鐘,但我真的感覺受益良多。

10月 20日的這場對談會,開場時稍微延誤了五分鐘,整個演講廳坐滿的程度大約八九成。整場的演講都以英文問答的形式進行,整場演講下來,我對於網路之父Vint Cerf以及中研院院士劉炯朗的回答方式最為印象深刻,Vint Cerf的幽默風趣讓人很難相信他已經64歲,他的談話內容非常有邏輯,點出網路發展的過去以及未來,讓我這個門外漢多少也聽懂了一些;而劉炯朗先生則是我很欣賞的學者,從談話過程可以看出他是有準備的,凡是任何一個問題,劉炯朗都能很清楚扼要的解釋,而且加入他個人的見解,一氣呵成,非常具有說服力。這裡有兩篇關於這場對談的報導(一)報導(二)。除了報導的內容外,我也聽到一些蠻有趣的東西。

當網路世代來臨後,人人都能夠很輕易的接觸(擁有)這些設備,有了這些設備,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取得這些資訊,搜尋引擎(Google, Yahoo)則讓我們能夠取得上千倍、上萬倍的資訊。在資訊爆炸的世代,使用者必須要具備一些基本能力(fundamental abilities),而這些基本能力必須要在學校中訓練(training in school)。基本能力指的是,能夠辨別、能夠篩選、能夠思考,找出對自己最有用且正面的資訊。劉炯朗院士解釋"內容(Content)"的重要性,使用者先擁有電腦(Computer),接著連結了網際網路(Internet),最後要求的是內容(Content) 。如何辨識取得有助益、正面的內容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能力,而學校教育就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。這也是這場演講給我最大的啟示。

聽完這場演講,讓我想到OLPC這個玩意,OLPC是One Laptop Per Child的縮寫,他的用意就在於提供簡單的電腦(Computer)給貧窮國家的小孩,讓他們可以使用電腦,希望在當地建構網路(Internet),好方便他們取得網路上的內容(Content),以增進他們的文化刺激。但是這不是只要發給他們一人一台電腦、建構網路連線就夠了,你有了設備、網路,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們上述的基本能力,教導他們如何正確地選擇有助益的資訊,以增進他們的知識,這才是網際網路的真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