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

RHA MA650 Wireless 藍芽耳機

RHA MA650 wireless

原本使用的耳機是 Westone UM1,用來連結手機(及電腦)聽音樂,但因為手機的耳機孔變形,無法正常連接,曾經用 Lighting to 3.5 mm headphone jack 頂了一陣子,後來心想在這個連 3.5 音源孔都顯得老派的時代? 是否也該順應潮流換個藍芽耳機,就開始物色到底該選那種類型的藍芽耳機..
RHA TrueConnect

耳塞式(入耳式)是我的首選,原本是鎖定 RHA TrueConnect,它的外型和 AirPods 比較,我比較可以接受,但是發表至今台灣還是沒有正式上市,若是從日本買水貨,價格也要七千多元新台幣,後來就作罷。

Westone WX

因為習慣 UM1 配戴的感覺,曾經考慮 Westone Wx,但無法接受垂在後耳的控制器便作罷,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試聽 RHA MA650 wireless,便對它留下深刻的印象,再爬了一些文看了一些評價,最後就選擇它了。

MA650 是一個折衷的方案,雖然它沒有 AirPods 的輕便,但是 MA650 有較長的使用時間(12 hrs),可以接受的價格(5,000元以下),以及3年的保固(普遍僅有1年保固)。我對於藍芽耳機的要求,包含配戴舒適、使用時間長、連線穩定、音質中上,就算是一副好的耳機,至於 MA650 是否屬於好耳機,跟它相處兩個禮拜,我覺得它很不錯,除了那過長的耳機線之外..

RHA MA650 Wireless 規格表:
  • 380.1 動態驅動單體
  • 電池續航力達12小時
  •  IPX4 防汗水及潑水等級
  • Aerophonic 外殼鋁合金
  • 支援 NFC 及藍芽配對
  • 支援 SBC 及 aptX 編碼
  • 三年保固
  • 頸戴式耳機線

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

feedly Pro

2013年7月,Google Reader 關閉,之後移到 feedly,至今使用超過五年,趁著今年的 Black Friday Sales,訂閱了一年的 feedly pro,說實在,訂閱的目的不是為了它額外的功能,純粹就是當個香油錢,感謝它們免費提供穩定的服務,讓我這個 RSS 讀者有個棲身之地。

是說在社群媒體當道的年代,使用 RSS 的使用者應該是日益減少的,過去這一年,觀察到有愈來愈多的訊息是封閉在特定的社群媒體、抑或是特定通訊軟體的社群中,這會造成正、負面影響,正面影響當然是信息透過推播的方式,快速地讓使用者得知;負面影響則是信息的真假,缺少一個驗證的機制,這對缺少理性判斷能力的使用者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。

先前紐約時報製作了一系列的報導,談到俄羅斯在假新聞(dis-information)的歷史沿革,以及假新聞在當代美國政治所產生的影響,看完這系列的影片,會發現要操弄(manipulate)人民其實不難,而網路網路的普及更降低了製造假新聞的門檻。

2019 年,期許自己能夠不用社群媒體,並提升自己分辨假新聞的能力。

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

經濟學人與紐約時報






2018年即將結束,這一年我居然沒有讀完一本書,但是今年訂閱了兩個新聞,包含經濟學人(The Economist)紐約時報(New York Times),雖然目前兩者均已暫時取消訂閱,但2019年我依舊會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。



紐約時報的收費非常低廉,一個禮拜的費用為大概新台幣30元,經濟學人的收費則大概一個禮拜100元(12週1,170元)。紐約時報每天出刊,付費會員可以無限制閱讀新聞,並且有額外的服務,例如 Crosswords, NYT Cooking 等,經濟學人每周出刊,付費會員同樣可以無限制閱讀刊物,以及行動裝置端 Espresso 的每日新聞推播服務。 經過幾個月的使用,我比較喜歡經濟學人,因為它的內容呈現較為平均,包含各個國家的政經、環境的報導文章,且它一個禮拜出刊一次的頻率,讓我可以有時間進行閱讀,經濟學人除了提供文字報導,另外也提供語音版本,可以當作有聲書來聆聽。紐約時報很好,但是付費會員依舊會看到廣告(包含電腦及行動裝置),這讓我很不喜歡,但是紐約時報的多媒體是非常豐富的,所製作的短片也都很精采,而且它的觀點是與川普政府對立,光是這點就值得去閱讀。我認為兩者都是好的新聞媒體,收費合理,在這個資訊紛亂的時代,與其被台灣的新聞媒體洗腦(公共電視除外),倒不如花一些小錢訂閱優質的外國新聞媒體。

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

沖洗相片與網路相簿

相片沖印/4X6/霧面

很久沒有沖洗相片了。

小女兒最喜歡做的事情,除了看書,就是翻翻相簿,只是,相簿裡的照片大多數都是大女兒的,沒有小女兒的,連一張都沒有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便著手整理手機及電腦中的照片, 使用點點印沖洗了400多張,沖洗出來的結果都挺不錯的。

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

UE BOOM 3 藍芽喇叭

UE Boom 3

自從孩子來了之後,購買3C產品的機會愈來愈少,能維修就盡量維修,能買舊款就不買新款。上一次購買的音響是2012年10月7日的Altec Lansing IMT620,至今已經使用6年,IMT620 主要是放在廚房,播放 iPhone 的音樂,今年2月為了撥放 iPhone 5S 的音樂,而特別去買了 Lighting 的轉接頭,希望 IMT620 的生命可以再延續個幾年,沒想到因為二女兒的調皮將 IMT620 的連接介面扯壞,因此不得不開始尋找另一台音響。

eSpring water fliter

預算差不多在新台幣 5,000 元以內,找到了 JBL Charge 3 以及 UE Boom 3 這兩台藍芽音響,因為所在地沒有專門的音響店可以試聽,因此只能透過 Youtube 的影片去知道它的音效,當然也爬了幾篇文章,以及 Amazon 上面的顧客回饋。後來選擇 UE Boom 3,純粹是它的外觀比較討喜,放在廚房的濾水器旁還蠻協調的(冏)。

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

人良油坊

人良油坊的加工區域
根據2011年的資料顯示,國內橄欖油的市佔率不到1%,這些橄欖油有的是在產地裝瓶再進口、有的則是將橄欖油(桶裝)進口再進行分裝,人良油坊採取比較不一樣的方式:「將新鮮的橄欖急速冷凍後,海運來台灣再進行壓榨。」

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

I need power to blog

我需要一些動力來寫部落格。 

2017年,僅張貼了一則文章,2018年,已經過了將近一半,卻連一篇都生不出來。別說部落格,現在連發個推都沒有動力,多數的推文都是文章/推文的轉貼,目前推特對我來說比較像是書籤,用來記錄一些值得收藏的文章,如果值得分享給臉書的(同溫層)朋友知道,則在那則推文上面加上 #fb 的 hashtag。

我想沒有動力書寫的主要原因,除了工作之外,再來就是家庭,或許等到今年8月份回任原本的職務,重回自己熟悉/熱愛的工作,會有較多的時間留給網路上的自己。 我不是一個熱愛網路社交的人,因此臉書書寫絕對、絕對不是我的選項,為什麼堅持在部落格書寫,我想最大的原因還是:部落格可以讓我安靜地紀錄一些東西,不需要去顧慮太多的因素,包含人際關係、網路互動、資料保存、隱私權等等。

這篇文章同時發布在 medium,原本想搬家過去的,但後來想到搬過去也不會更新,就作罷了,還是乖乖待在 Blogger 吧,畢竟現在也支援 HTTPS 瀏覽自訂網域的網誌,很棒不是嗎?

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

Mazda 3

Mazda 3 side rear
2017年4月,我們買了生平的第二部車 Mazda 3 尊榮版,與 2008年的第一部車 Suzuki SX4 相較,空間大了不少,但對於四人的小家庭而言,只能說是「雖不滿意,但能接受」的選擇,在購車的過程,我們比較了 Subaru Impreza、Ford Focus 及 Hyundai Elantra,以下是整個購車的過程。

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

油車間復興運動2016年12月份講座

油車間復興運動2016年12月份講座


講座簡介:

「油車,舊時的榨油設備,形狀如車,用榔頭敲擊榨油;間,表示特定的室內空間。油車間,乃台灣早期榨油的場所。」每年的夏、秋兩季,台灣中南部的農民會將種植的花生、芝麻收成曬乾後,便會載到油車間榨成花生油、芝麻油。

食安風暴後,許多消費者轉向地方經營的傳統油行,希望尋找鄰近的生產與加工者,買到可以相信的好油,地方的油車間因而重新回到人們的記憶。然而,食安風暴卻也讓這小小的鄰里油車間受到法規的挑戰,認為製油既是食品加工,就要有足夠的投資,以滿足專業設備和管理的要求。

這場講座,將會介紹本國的油車間文化、現行食用油加工的原理、近年食用油的醜聞以及買好油的方案,讓消費者了解除到超市買油之外,其餘更友善的替代方案,從原料的栽種到加工都親自參與,真實地了解腳底下的這塊土地。

講師簡介:

孫翌軒 「油車間復興運動」發起人

油車間是過去農人榨油的場所,也是孫翌軒成長的地方,但隨著工業化發展,沙拉油逐漸取代過去自己加工的花生油與芝麻油,油車間逐漸凋零,原本農民栽種油料作物、榨油的文化也岌岌可危。2013年起,台灣接連發生多起的黑心油事件,使得民眾人心惶惶,也讓孫翌軒想起過去家中的好油。

孫翌軒決定投身於傳統食用油製造的教育推廣,他提出「油車間復興運動」,藉由辦理活動、演講的方式,讓民眾了解台灣傳統食用油製造文化,並推廣與農民合作,「自己的油自己榨」,農作物收成後,請農民幫忙曬乾,接著打電話到鄰近的油車間安排時間榨油,為農村的傳統文化另闢一種新的經營模式。

--

延伸閱讀:油車出擊,油車間復興運動 - 台灣農村陣線

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

光陽 Candy 2.0 EV 電動機車

光陽 Candy 2.0 EV 電動機車

我們買了光陽 Candy 2.0 EV 電動機車,原因是老婆的機車已經老舊且台東縣政府有購車的補助,相關明細如下:

車型:光陽 Candy 2.0 EV 電動機車
  • 原車售價:69,800 元
  • 領牌保險:1,174 元
  • 台東環保局花東基金補助:20,000 元
  • 工業局補助:10,000 元
  • 環保署補助:2,000 元
  • 台東縣環保局加碼補助:600 元

實際購車價:38,374 元
車行折扣價:35,000 元
舊車中古價:7,000 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