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禮拜五,國立台灣美術館展開第6屆「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」,時間從10月31日到11月9日;直到目前為止,我已經觀賞了6部來自世界各地、不同類型的紀錄片,真是過癮阿,重要的是單場電影票價才30元,而且「有些紀錄片現在不看,一輩子都不會看(抓)到了」。人生紀錄片
我愛看各種類型的電影,但我更愛看紀錄片。電影,是由演員的詮釋、配樂的點綴、特效的裝扮、劇情的潤飾所調配出來的一道菜,美味且讓人難以忘懷;而紀錄片,就是人生,雖有苦澀但會帶來改變。
我的紀錄片清單
這次有機會、有時間去欣賞這麼多種紀錄片,真的讓我很興奮,下面將簡單分享幾部紀錄片的觀後感。Wall to Wall - From Berlin To Ceuta
中譯:另一道圍牆
西歐近年來外來移民的人口不斷增加,從東歐、北非等國家移入,亦或是從鄰近國家遷移到富庶的鄰國,全都是為了一個目的:更好的生活。這部紀錄片,分別呈現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民,道出他們的心路歷程,外在環境的艱辛及內在心境的衝突。這部電影讓我對於歐洲的移民有更深的認識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也同時檢視台灣社會,同樣有來自各處的移民,不管是幾百年前的閩南人、客家人,或是近年的新住民、外籍勞工,他們共同著創造台灣的新價值,讓這個社會充滿著多元的文化。
All White in Barking
中譯:巴肯白人汪汪叫
看到中文的片名,真的不知道該哭還是讚賞翻譯者的創意。電影真的不是在說一個叫做巴肯的白人,一直在汪汪叫。而是,巴肯(Barking)是英國的一個小鎮(我很好奇,如果這個小鎮叫做謬英(Meowing),那片名不就要改成「謬英白人喵喵叫」),這個小鎮原本是個以白人為主的社區,近年來,有許多的外來移民遷入,改變了這個社區的文化,紀錄片從幾個白人居民的角度來看這些外來鄰居,他們充滿偏見的態度、全然無知的理解及沙文主義的作祟,讓我們也檢視我們自身,是否也有如此可笑的個人喜好(Personal Preference);片中的這位老先生,他說他比較喜歡與白皮膚的人為鄰,是他個人的喜好,所以最後,他搬出了巴肯社區,到了一個白人比較多的地方。
Letter to Anna
中譯:給安那的信
安娜‧波莉特科夫斯卡雅(Anna Politkovskaya),是個俄羅斯的記者。他專門揭露俄羅斯政府的惡行,尤其是對車臣的戰爭,他在2006年10月遭到暗殺身亡,原因不明,但外媒都認為兇手是當時俄羅斯總統普亭。這部紀錄片,沒我想像的好看,去看的原因,是因為我對於這位勇敢的記者相當好奇,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阿,偉哉。
Megunica
中譯:墨瓜尼加合眾國
這是我目前看到最有創意的紀錄片。一個街頭藝術家(Blu)到南美洲旅行,每到一處,便找個建築物開始他的塗鴉創作,好看到我不知道要說什麼。
The Description of Bankruptcy
中譯:泡沫人生
卡債,勞工,韓國,自殺,沉悶,死亡,希望。這是我的感想,請自由發揮。
350 Meters
中譯:350米
這部紀錄片的背景是澳門,藉由一條老街24小時的作息,和許多人物的訪談,帶出他的主題:現代(博彩業)與傳統文化的衝擊。蠻有趣的紀錄短片,如果他可以來鹿港老街拍攝,應該也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