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

Garmin Vivofit 2

Garmin Vivofit 2

今年的父親節,我買了一個穿戴裝置送給自己 Garmin Vivofit 2,用來提醒自己不要久坐以及多起來走動。使用了一個多月,最困擾我的就是如何和原本的機械錶共存,後來採取上班時戴 Vivofit,下班後才戴回原本的機械錶。

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

油車間復興運動演講影片



日期:2016/7/20
地點:鹿港藝術村13號空間 - 鹿港囝仔

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

油車間復興運動巡迴講座

油車間復興運動
油車間復興運動簡報

2014年12月,我在上下游發表了油車間復興運動這篇文章,2015年3月,我開始透過巡迴演講的方式(簡報如上圖)說明食用油製造的原理、台灣油車間文化及油車間復興運動的具體作法,期待引起民眾對於食用油脂工業的反思,進而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的農業,從原料的栽種到食用油的加工都親自參與,重新拿回食用油製造的主權。

活動預告

  1. 油車間復興運動(台南場) 12/06(二) 晚上7:00-8:30 @ 林檎二手書室
  2. 油車間復興運動(雲林場) 12/10(六) 晚上 7:00-8:30 @ 麥仔簝獨立書店

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

油車間復興運動書審資料

油車間等油的客人

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,看見姚量儀先生在臉書分享的活動 ─ 關鍵評論網所舉辦的2016未來大人物甄選活動,這個活動分為「農業」、「教育」、「地方再造」及「社會」四個領域,系望找出20位35歲以下、用具體行動做出改變、並且影響人們跟隨,創造改變的年輕人。經過一番思考,決定報名參加「農業」領域的甄選,很幸運的,我通過第一階段的書審,在6月26日即將要進行第二階段的面試,以下是我的書審資料:

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

Apple Music

Apple Music
在今年的二月份,Apple Music 進軍台灣,推出三個月的免費試用,試用之後感覺還蠻不錯的,便訂閱家庭會員資格,一個月 240 元,最多可以 6 個人使用,因此平均下來 1 個人 1 個月約 40 元的月租費,就可以無限制的線上或離線聽音樂,感覺挺划算的,只不過目前的介面不是那麼的友善,可能需要 iOS 10 之後才會比較好使用吧。

Aurora



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聽到這位年輕女生的歌聲,她是 Aurora,這位來自挪威的 20 歲歌手,有著一副獨特的嗓音,在歌唱時身體姿態的擺動,可以感受她完全地沉浸在音樂中,那種陶醉、渾然忘我的神情,非常迷人。

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

Yamaha YBR125K 儀表

Yamaha YBR125 儀表

2014年買這台愛將的時候,儀表的轉速表就已經故障了(上圖右側),雖然說原廠的儀表(便當盒)本身就沒有轉速表的設計,但是每次看著不會動的轉速表,心裡就想要把它修理好,這次在網路上買了一顆 YAMAHA YBR125K 的儀表(下圖),和之前比較起來,新的儀表除了轉速表終於會動之外,表面也從之前的塑膠改為玻璃,質感大為提升。


YAMAHA YBR125K 儀表正面

另外,新儀表的油表位置移到比較顯眼的位置,下方四個指示燈也比較容易觀察,不像之前的很容易被三角台給遮蔽住(不確定是否打到空檔),還有就是在夜間的時候,新的儀表比較容易讀取(雖然也不知道要讀什麼),整個感覺就很好啊。

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

台東焚化爐是否啟用呢?

我住在台東焚化爐的正北方約 2.33 公里處,對於這個議題我應該是反對的,畢竟垃圾焚燒後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汙染,無論是對於鄰近的農民抑或是台東市其他地區的居民,但是垃圾這麼多能夠怎麼辦呢?就地掩埋嗎?我認為掩埋場所造成的汙染一定會比焚化爐還要來的大,因為掩埋場對於附近的水源、土壤以及居民的生活都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,因此,開闢新的掩埋場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項。

那麼,焚化爐真的運作了那怎麼辦,我想,能不能夠運作都還是一個問題,畢竟焚化爐要累計到一定的量才有辦法進行焚燒,否則就如同報導所說,以台東的垃圾量,焚燒垃圾的成本還不如運到外縣市去處理,但現在外縣市就不願意處理,那該怎麼辦呢?我想,只能透過縣政府與中央或其他縣市不斷協調,看看哪個縣市還願意來收我們的垃圾,頂多再多貼你一些錢嘛,再來,垃圾減量一定要做,否則,垃圾的問題還是沒有辦法解決阿。

至於這個超大蚊子館焚化爐該怎麼辦呢?如果中央要求台東縣啟用,那就啟用吧,不然放在這邊也是浪費,倒不如試著燒燒看,看看燒一次會賠多少錢,算一算自己燒以及給別人燒,成本相差多少,當然要將環境成本給算進去,到時候將數據、環境汙染的程度公諸於世,再由台東市民公投決定焚化爐的存與廢。

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

Can TT-Free make Taitung smarter?

在台東市區以及知名的觀光景點,只要您打開手機,都可以搜尋到 TT-FREE 的無線網路訊號,我居住在台東市,或許是因為工作環境已經有無線網路以及自己有 1 GB 的行動上網配額,平常使用到 TT-FREE 的機會真的是很少,那麼,台東縣政府建構 TT-FREE 的用意到底是什麼?對於台東市民這樣的服務究竟有什麼意義呢?

我想,當初縣政府要建立這個免費的無線網路,目的主要還是要滿足觀光客的需求,隨著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,在人手一機的情況下,的確,無線網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,然而,對於大多數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而言,申辦行動上網似乎是必要的動作,因此,對於來台東旅遊的觀光客,真的會拿出手機連上台東縣政府的 TT-FREE 無線網路嗎,這點我是很懷疑的,但是台東縣政府又聲稱,在過去這一年,TT-FREE的上網人次超過 5,000萬人、會員數已經突破10萬人,對於公共無線網路的成績而言,這算是很了不起的,但是在資料不透明公開的情況下,我對於這個表現還是有些質疑,究竟這個上網人次的計算是怎麼來的?

回到主題,TT-FREE 對於台東縣的意義是什麼?TT-FREE 真的會讓台東縣變得更智慧、更聰明嗎?

北歐的芬蘭,已立法要求在 2010年政府必須要提供所有公民速度至少 1 MB 上網環境,讓連上網路變成是一個基本的人權。我想,政府所有的措施回到根本還是要有益於在地的居民,那麼 TT-FREE 無線網路服務是否能夠讓貧困台東縣民的生活變得更好呢?我認為是的,特別是對於台東市以外的鄉鎮、部落,如果 TT-FREE 可以真正的普及,讓偏鄉的人民也可以使用到免費的網路,這的確可以讓他們的生活得以改善,但前提是,偏鄉的居民要有上網的設備以及"真正的"上網能力。

什麼是"真正的"上網能力?我認為這包含能夠搜尋及區辨網路訊息的能力,而這部分,需要經過教育、訓練才能習得,然而,一旦具備這個真正的上網技巧,再搭配速度良好的無線網路,我相信,偏鄉的孩子要翻轉才有機會,否則這一切都是空談,就如同放在教室那沾滿灰塵的電子白板一樣,Can TT-FREE make Taitung Smarter? Yes. 但這只是第一步。

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Out of my Pocket

網路儲存文章的服務 Pocket 已經使用一陣子了,對於平均一天閱讀一百五十幾篇的 RSS 讀者而言,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服務,在手機端使用 Reeder 快速瀏覽,如果有不錯的文章,就把它丟到 Pocker 中,留待有時間的時候閱讀,之前也有念頭想要購買 Pocket 的付費服務,但後來就打消這個念頭,也順便把 Pocket 給關閉了,為什麼,因為累積太多的文章會讓人感到有壓迫感,當然這也是因為前一陣子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坐在電腦桌前閱讀,累積了二百多篇的文章在 Pocket 當中,心裡想這樣也不是辦法。

一來自己對於離線閱讀的需求並不是那麼高,二來過去也沒有善加利用 feedly 的 save 功能,因此才關閉 Pocket,讓自己的數位生活單純一些。我除了關閉 Pocket 之外,也同時整理了過去所訂閱的 RSS Feeds,取消了一些、但又新增了不少,現在改成以時間為單位,不以讀完所有的 RSS 為目標,在這段時間就是讀 RSS 的時間,要嘛就讀快些,不然就全部標示已讀。

至於 Social Network,則是盡量降低使用的時間,以及取消追蹤某些人,讓自己的 timeline 看起來更簡單一點,否則資訊這麼多怎麼消化的完呢,而且網路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,把它都耗在 Social Network,不是就太可惜了嗎。